單原子催化劑由于其極高的原子利用率和優(yōu)異的催化性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化學家們相繼開發(fā)了一系列合成方法,包括浸漬法、離子交換法、共沉淀法、熱解法和原子層沉積法等。然而,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目前已有的合成方法無法完全滿足從原子尺度精準設計/合成催化劑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普適性制備單原子催化劑的新策略。
基于此,中山大學化學學院紀紅兵教授、何曉輝副研究員與北京大學馬丁教授、安徽大學葛炳輝教授緊密合作,提出了一種“前驅體稀釋”的合成策略。這種策略是以特定金屬卟啉為目標金屬的前驅體,以結構非常類似的卟啉為稀釋劑,用傅克烷基化方法將兩者進行聚合,再經高溫碳化即可得到對應的單原子催化劑(以鉑單原子催化劑為例,如圖所示)。
單原子催化劑普適性制備策略及優(yōu)異的加氫選擇性
該策略最有價值的地方就在于其賦予研究者充分的自由度來實現(xiàn)從原子尺度設計/合成催化劑。
其一,利用卟啉配體與大多數金屬元素良好的配位能力,先合成24種金屬卟啉,再通過如圖所示方法即可合成24種單原子催化劑,這其中包括貴金屬(Ru, Rh, Pd, Ag, Ir, Pt, Au),過渡金屬(Ti, V, Cr, Mn, Fe, Co, Ni, Cu, Zr, Mo, Cd, W, Er)和主族金屬(Ga, In, Sn, Bi)。其二,通過調節(jié)金屬卟啉和卟啉等前驅體的摩爾比,即可獲得具有不同表面原子密度的單原子催化劑。其三,通過加入兩種金屬卟啉,如鉑卟啉和錫卟啉,并與卟啉進行聚合,然后碳化,即可獲得雙金屬單原子催化劑。其四,通過改變碳化溫度(600 ℃,700 ℃,800 ℃),即可實現(xiàn)鉑物種的聚集狀態(tài)從單原子,到納米簇(1.1 nm)再到納米顆粒(6.9 nm)的轉變。
進一步地,該團隊將所合成的鉑單原子催化劑應用于選擇加氫反應中,發(fā)現(xiàn)該催化劑展現(xiàn)出了優(yōu)異的化學選擇性和區(qū)域選擇性。特別是區(qū)域選擇性,目前還鮮有單原子催化劑的相關報道。作者發(fā)現(xiàn),當底物分子同時存在端位和非端位炔基時,鉑單原子催化劑非常專一地催化端位炔基的半加氫。與此相反,鉑納米催化劑則沒有選擇性,會對兩種炔基同時進行加氫。結合文獻的認識,作者推斷這是由于鉑單原子非常小,導致底物僅能以端位吸附的方式進行活化,而鉑納米顆粒尺寸較大,可同時以端位吸附和平面吸附兩種方式對底物進行活化。為了驗證上述猜測,該團隊利用不同尺寸的鉑物種(鉑單原子,鉑納米簇和鉑納米顆粒)分別催化三種非端位炔烴的加氫反應,結果與預期的一致,其催化活性隨著鉑物種粒徑的增大而顯著提升。這就證明了鉑單原子催化劑優(yōu)異的區(qū)域選擇性主要源于幾何效應。
根據目標反應,理性設計催化劑,并從原子層次構筑活性位點,從而實現(xiàn)催化性能的大幅提高和催化機理的深入理解,是多相催化永恒的追求。本課題組將繼續(xù)圍繞這一關鍵科學問題,展開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工作。
上述研究進展發(fā)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中山大學為文章第一完成單位,化學學院何曉輝副研究員、博士生何千同學、北京大學博士生鄧毓晨同學為共同第一作者,紀紅兵教授、北京大學馬丁教授、安徽大學葛炳輝教授為文章的通訊作者。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本土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廣東省教育廳特色創(chuàng)新計劃、高??蒲袠I(yè)務費的大力支持。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1619-6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