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南京大學主辦的“第11屆亞洲分析科學學術會議”于2011年8月23日至26日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金陵會議中心召開。該會議是亞洲地區(qū)分析化學領域每兩年舉辦一屆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型學術會議。來自中國大陸、日本、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伊朗、以色列、美國、法國、瑞士、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近二十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5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 ????? 會議為期三天,由陳洪淵院士任大會主席,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鞠熀先教授任會議執(zhí)行主席。與會代表圍繞生物分析、電分析化學、原子和分子光譜分析、質譜分析、分離科學、采樣與傳感技術、微型化技術、環(huán)境分析、食品與藥物分析和材料分析等十個研究領域的基礎研究與應用進展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交流彼此在理論研究與實踐過程中的經(jīng)驗與心得。會議同期還舉行了“第七屆中法生物分子界面電化學和生物傳感應用研討會”和聚焦亞洲分析化學大學教學的“第二屆亞洲分析化學網(wǎng)絡研討會”等一系列雙邊和多邊國際學術交流。 ????? 24日上午舉行的會議開幕式由執(zhí)行主席鞠熀先教授主持,南京大學副校長潘毅教授致歡迎詞,大會主席陳洪淵院士致開幕詞。日本大阪大學Hitoshi Watarai教授致辭闡述了亞洲分析科學學術會議的重要意義,贊揚南京大學所做的優(yōu)秀的組織工作,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化學部常務副主任梁文平教授、分析化學學科主任莊乾坤教授出席了開幕式和相關的學術活動。 ????? 開幕式后,圍繞“分析化學:通往創(chuàng)新產(chǎn)品和服務的渠道”這一主題,法國科學院院士與總統(tǒng)科學顧問Christain Amatore教授、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汪爾康院士、美國加州大學Joseph Wang教授和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分別作了題為“耦合安培法和全內反射熒光顯微鏡監(jiān)察單囊泡的胞吐”、“仿生納米孔”、“納米馬達生物傳感”和“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新樣品制備方法”的大會主題報告。 ????? 隨后,會議設四個分會場同時進行主題系列報告。來自不同國家的高校和研究院所的80位專家作了邀請報告,31位專家作了口頭報告,并安排了兩個分會場進行164個墻報展講。這些學術報告與墻報精彩紛呈、內容豐富,具有寬闊的科學視野,給與會代表帶來心與智的啟發(fā)。會間,陳洪淵院士與鞠熀先教授分別主持了“中法雙邊研討會”和“亞洲分析化學網(wǎng)絡研討會”的開幕式;鞠熀先教授主持召開了“亞洲分析科學學術會議學術委員會”會議,對亞洲分析化學的發(fā)展與學科前沿展開了討論;他還分別在“中法雙邊研討會”和“第11屆亞洲分析科學學術會議”閉幕式上對會議進行了總結。會議代表發(fā)言踴躍、討論熱烈,會議氣氛活躍、學術氣氛濃烈。參會代表們在學術討論中碰撞出很多新思路,并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開展合作和聯(lián)合攻關。會議決定“第12屆亞洲分析科學學術會議”與“第三屆亞洲分析化學網(wǎng)絡研討會”于2013年在日本舉行,并于2012年9月在法國召開“第八屆中法生物分子界面電化學和生物傳感應用研討會”。 ????? 本次會議組織的工作得到了與會代表的高度評價,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 |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