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著名期刊【Chemical?Science】以封面文章發(fā)表了我校生命科學學院李根喜教授課題組在生物分子工程及臨床檢驗應用方面的一項成果,并且被作為熱點論文加以介紹。酶聯(lián)免疫分析是生物醫(yī)學研究及臨床檢驗中最常用的技術手段,但存在檢測信號單一、檢測靈敏度較低等問題。李根喜教授課題組首次實現(xiàn)了酶聯(lián)免疫分析的同時多色檢測,極大地彌補了傳統(tǒng)酶聯(lián)免疫測定中效率低下的問題,并且證實了聯(lián)合分析病人血清中三種腫瘤標志物,可以顯著提高肺癌的檢出率,為癌癥的早期診斷和對癥施治提供了非常有益的信息。在這一工作中,他們通過將抗體分子修飾在富含羧基的石墨烯邊緣,然后再通過π-π相互作用和疏水作用力將多種變色分子如孔雀石綠、甲基紅、酚酞、百里酚酞分別吸附到石墨烯表面,從而制得多種pH響應的變色納米探針,因此實現(xiàn)了多種腫瘤標志蛋白的多色分析。相關成果以“Improvement?of?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for?the?multicolor?detection?of?biomarkers”為題發(fā)表于【Chemical?Science,?2016,?7,?3011-3016】。
圖1:pH響應的納米探針用于腫瘤標志蛋白的多色分析。
李根喜教授課題組長期從事生物分子工程及臨床檢測應用方面的研究工作,近期與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江蘇省人民醫(yī)院)、附屬第二醫(yī)院、以及南京大學附屬鼓樓醫(yī)院的有關專家合作,在疾病標志蛋白分析新方法及臨床檢驗應用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為臨床醫(yī)學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全新的技術路徑。例如,疾病蛋白標志物的發(fā)現(xiàn)為相關疾?。ㄈ缒[瘤、心血管疾病等)的快速、準確診斷帶來了新的契機,然而在疾病發(fā)生的早期階段,這些標志物的濃度很低,現(xiàn)有的檢測方法往往對此無能為力,為此,李根喜教授課題組利用“DNA步行者”的基本原理,設計了一種全新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可以用于多種臨床上常用疾病標志物的靈敏檢測。在這一工作中,他們通過設計一種雙功能DNA探針,其一端的功能區(qū)域可以特異性地識別待測物,另一端的功能區(qū)域則能夠與電極界面上事先修飾好的信號DNA短鏈互補配對形成DNA核酶。當待測物存在時,多個雙功能DNA探針可以與待測物形成類似于“DNA步行者”的組裝體,在鄰位效應的幫助下,組裝體通過多個雙功能DNA探針與電極上信號鏈的結合,形成完整的核酶切斷信號鏈,而熱穩(wěn)定性的變化促使雙功能DNA探針脫離下來,繼續(xù)結合下一個信號鏈并將其切割,從而形成有效的放大效應。研究結果證明該檢測體系可實現(xiàn)大范圍(10-18-10-9?M)和高靈敏度(10-18?M)疾病標志物的檢測,為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同時,該研究也為利用DNA機器來構建蛋白質電化學檢測方法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相關成果以Simple?electrochemical?sensing?of?attomolar?protein?using?fabricated?complexes?with?enhanced?surface?binding?avidity為題發(fā)表于【Chemical?Science,?2015,?6,?4311-4317】。
圖2:基于DNA“步行者”的電化學傳感器用于蛋白質分析示意圖。
再如,腫瘤分型與分期的鑒定對確定治療方案和判斷病人的預后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分析方法是組織學病理檢測,但是基于少量瘤組織切片進行分級,常常難以準確反映整個腫瘤的分化程度,而且容易受到分析人員主觀因素的干擾,使分級的價值受到影響,因此,他們提出了一種由石墨烯與DNA修飾的金納米顆粒組成的比色傳感器陣列,可以快速、準確的鑒定出非小細胞肺癌兩種最常見的亞型――肺腺癌與肺鱗癌及其三種分期,而且檢測過程簡單,無需儀器即可完成肉眼可分辨的檢測,方便實際應用,相關成果以An?array-based?approach?to?determine?different?subtype?and?differentiation?of?non-small?cell?lung?cancer為題發(fā)表于【Theranostics,?2015,?5,?62-70】。
?
圖3:基于ssDNA-GNPs-GO體系的比色陣列用于肺癌分型與分期的鑒別。
近日,【Scientific?report】以Enzymatically?Regulated?Peptide?Pairing?and?Catalysis?for?the?Bioanalysis?of?Extracellular?Prometastatic?Activities?of?Functionally?Linked?Enzymes為題發(fā)表了李根喜教授課題組的另外一項成果(www.nature.com/articles/srep25362)?:他們利用新型生物傳感分子探針,針對腫瘤的侵襲過程,發(fā)展了酶活性與生物學功能分析的生物傳感新技術。在這一研究工作中,他們通過將各種蛋白酶、轉肽酶的活性變化轉化為卷曲螺旋多肽雙鏈的互補配對、解離等明顯的構象變化,并進而用這種構象變化控制多肽與金屬離子的配位作用,最終將酶活性變化轉化為過渡金屬離子催化的化學級聯(lián)放大反應,從而可產生靈敏的生物傳感信號。利用該方法,他們在乳腺癌的臨床樣本中可以觀測到血漿素、組織轉肽酶及酪氨酸羥化酶等的活性與腫瘤病情發(fā)展階段所呈現(xiàn)出的平行性。該檢測方法靈敏度高,且能夠分析多種介導腫瘤侵襲、癌基質變性的關鍵蛋白質的活性,未來腫瘤診斷和預后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術保證。
圖4?基于多肽構象探針構建的腫瘤侵襲標志蛋白活性檢測
以上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以及教育部創(chuàng)新研究團隊的經費支持。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