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6日,南京師范大學鄧成團隊在PLOS BIOLOGY雜志在線發(fā)表題為“Constitutively active BRS3 is a genuinely orphan GPCR in placental mammals”的研究論文,該論文首次證明的確存在真正沒有天然配體的孤兒G蛋白偶聯(lián)受體,為孤兒G蛋白偶聯(lián)受體的組成型激活功能和進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G蛋白偶聯(lián)受體(GPCR)在細胞的生理和病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并且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藥物治療靶點之一。孤兒GPCR(尚未找到天然配體的GPCR)被認為是潛在藥物治療靶點的寶庫,國內(nèi)外學者都感興趣于孤兒GPCR的去孤兒化,但孤兒GPCR是否一定存在天然配體和是否以其他方式發(fā)揮功能這個問題一致沒有解決。?
為了更好地了解蛙皮素受體配體家族特別是其中孤兒GPCR—鈴蟾肽受體亞型3(BRS3)家族蛋白質(zhì)在生物體內(nèi)的差異,我們對蛙皮素受體配體家族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子進化分析,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兩輪全基因組擴增后,神經(jīng)介素B受體(NMBR),胃泌素釋放肽受體(GRPR)和鈴蟾肽受體亞型3(BRS3)家族由原始基因演化出來,不同于在物種間相對保守的NMBR和GRPR,相較于非胎盤類脊椎動物,胎盤類哺乳動物的BRS3序列中存在顯著的正選擇(DN/DS>>1)。進一步對17種脊椎動物的BRS3的蛋白結構和功能演化研究發(fā)現(xiàn)非胎盤類脊椎動物BRS3仍然能被其原始配體神經(jīng)介素B(NMB)和胃泌素釋放肽(GRP)激活,與Gq結合后啟動下游鈣離子和ERK信號通路。而由于適應性進化,BRS3中部分關鍵氨基酸(Q127R/P205S/R294H)的突變導致了胎盤類哺乳動物失去被原始配體(NMB/GRP)激活的能力,不能激活下游鈣離子和ERK信號通路,反而失去原來的天然配體而演化成為組成型激活Gs、Gq、G12信號通路的受體。此外,與非胎盤類脊椎動物相比,胎盤類哺乳動物BRS3的N端蛋白結構存在顯著差異,實驗結果表明,經(jīng)切除N端的胎盤類哺乳動物的BRS3組成型活性顯著降低,揭示BRS3的N端可能參與其組成型活性的演化。
總之,BRS3不像他的同家族基因NMBR和GRPR一樣在物種間保守,反而在演化上發(fā)生了分歧,導致在胚胎類哺乳動物中丟失其原有配體并演化出新的功能,可能參與不同物種間不一樣的生理功能。這些發(fā)現(xiàn)不僅對BRS3的生理和病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幫助,并且揭示了有些孤兒GPCR在生理條件下可能真的是“孤兒”,因為他們的確不存在天然配體。
文章鏈接:https://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30...
?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nèi)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