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fā)表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虹課題組的研究論文:TRIM21 and PHLDA3 Negatively Regulate the Crosstalk between the PI3K/AKT Pathway and PPP Metabolism(TRIM21和PHLDA3抑制PI3K/AKT信號通路和PPP代謝間的相互作用)。
PI3K/AKT信號通路是人類腫瘤中激活頻率最高的通路之一。目前許多研究已經(jīng)揭示了PI3K/AKT信號通路對腫瘤代謝的調(diào)控,但是代謝對于PI3K/AKT信號通路是否存在反饋調(diào)控,尚且知之甚少。該研究揭示了TRIM21和PHLDA3作為負調(diào)控因子,調(diào)控PI3K/AKT信號通路和戊糖磷酸代謝通路之間的相互作用。PI3K/AKT的激活通過抑制G6PD E3連接酶,TRIM21,促進PPP限速酶G6PD的蛋白穩(wěn)定性和PPP代謝。PPP代謝物也可以反饋阻斷AKT的抑制蛋白PHLDA3的表達,促進AKT的激活和腫瘤代謝重編程。 敲除TRIM21或PHLDA3負調(diào)控因子均可促進這種相互調(diào)控,進而加速細胞增殖。重要的是, PTEN缺失的腫瘤細胞和小鼠模型均對PPP的抑制高度敏感,說明即使在PI3K持續(xù)性激活的腫瘤細胞中,PPP對維持AKT的活性仍然起到重要作用。該研究指出,抑制相互作用中的正調(diào)控因子, 例如PI3K/AKT, G6PD和核苷酸合成, 可能對靶向治PTEN缺失或PI3K/AKT激活的腫瘤有重要意義。其負調(diào)控因子,例如TRIM21和PHLDA3,可能對腫瘤發(fā)展和藥物耐受有重要作用。
PI3K/AKT信號通路與PPP代謝之間相互調(diào)控模式圖
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lián)合中心(CLS)程潔博士為本文第一作者、吳虹課題組的黃艷博士和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CCME)張新祥課題組的張曉輝博士為該論文共同第二作者。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與發(fā)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講席教授,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lián)合中心資深研究員吳虹教授為該論文通訊作者。該研究項目得到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lián)合中心和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基金支持。
原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5819-3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nèi)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