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5日,我院李姍教授團隊在《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雜志在線發(fā)表了題為“Auto arginine-GlcNAcylation is crucial for bacterial pathogens in regulating host cell death”的研究論文。文章揭示了病原微生物三型分泌系統(tǒng)效應蛋白NleB/SseK精氨酸糖基化自修飾對調控宿主細胞死亡的重要意義。
許多革蘭氏陰性細菌可利用三型分泌系統(tǒng)(T3SS)將毒力因子(稱為效應蛋白)注入宿主細胞,進而操縱宿主細胞的信號傳導,以利于病原菌的入侵。李姍教授的前期工作發(fā)現(xiàn)三型效應蛋白 NleB 家族,以一種全新的精氨酸 N-乙酰葡萄糖胺化修飾作用于宿主細胞的死亡結構域,從而抑制了宿主死亡受體所介導的細胞死亡(Li et al., Nature, 2013)。隨后研究團隊又解析了精氨酸N-乙酰葡萄糖胺化修飾后的死亡受體(TRADD-DD和FADD-DD)的晶體結構,揭示了NleB作用于死亡受體家族進而使其發(fā)生精氨酸N-乙酰葡萄糖胺化修飾的分子作用機制(Ding et al., Molecular Cell, 2019)。沙門氏菌(Salmonella entrica)分泌的SseK1,SseK2和SseK3屬于NleB的同源蛋白,SseK1/2/3同樣可以使細胞中的死亡受體及其接頭蛋白發(fā)生精氨酸N-乙酰葡萄糖胺化修飾。
在探究NleB/SseK的亞細胞定位時,我們偶然地發(fā)現(xiàn)了NleB和SseK1/3的糖基化自修飾現(xiàn)象(Auto-GlcNAcylation)。通過蛋白質二級質譜鑒定到了自修飾位點,分別是NleB中的Arg13/53/159/293,SseK1中的Arg30/158/339和SseK3中的Arg153/184/305/335。文章還發(fā)現(xiàn),真核轉染體系下,糖基化自修飾能力的缺失降低了NleB對底物TRADD的結合能力;細菌感染體系下,NleB和SseK1/3自修飾位點的突變減弱或消除了對其死亡受體的修飾能力。更重要的是,失去了糖基化自修飾能力的病原菌不再能夠抑制TNF或TRAIL-誘導的細胞死亡。文章系統(tǒng)的揭示了NleB/SseK糖基化自修飾的生理功能,這對于全面認識精氨酸N-乙酰葡萄糖胺化修飾具有重要意義。
我院李姍教授為該論文通訊作者。本項目受到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湖北省教育廳創(chuàng)新團隊計劃、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自主創(chuàng)新基金(華農(nóng)-太和專項)支持。
原文鏈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cimb.2020.00197/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