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2月1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清華大學教授、前南開大學校長饒子和院士做客首期“生命科學交叉前沿學科論壇”,為第二綜合樓學術報告廳的600余名師生帶來一場題為“蛋白質機器與創(chuàng)新藥物”的學術盛宴。?
?
南湖網訊(通訊員張帆 孫含笑 晏翎)12月1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清華大學教授、前南開大學校長饒子和院士做客首期“生命科學交叉前沿論壇”,為第二綜合樓學術報告廳的600余名師生帶來一場題為“蛋白質機器與創(chuàng)新藥物”的學術盛宴。
“中國科學家早期就在蛋白質領域做出重大貢獻“,饒院士首先向大家介紹了中國蛋白質科學的先驅,包括鈕經義院士、龔岳亭院士、杜雨蒼先生、鄒承魯院士等,他們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這是蛋白質研究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之后,梁棟材院士,顧孝誠先生,林政炯先生,王家槐先生,王大成院士等,他們在1970年首次獲得胰島素的晶體結構,這是蛋白質領域早期的重大突破?!矮@得重大成果的先輩科學家們向后人傳播著‘開拓,堅守,合作,奉獻’的科學精神”,饒院士高度贊美了先輩們的工作和科學精神。
? 談到蛋白質科學,自然就要談到結構生物學。“結構生物學一直以來發(fā)展都很迅猛”,饒院士談到:“從傳統(tǒng)的X-Ray晶體學,核磁共振技術,到現(xiàn)在新興的冷凍電鏡技術,結構生物學的研究手法越來越豐富而有力。尤其是冷凍電鏡的興起更是填補了傳統(tǒng)方法的缺口,解決了超大分子復合物結構解析的難題,如剪接體,捕光復合體,線粒體膜復合體,30nm染色質等原子水平的結構的解析,都是利用冷凍電鏡的方法?!别堅菏烤o接著又向大家介紹目前活躍在世界頂級科學問題的中國結構生物學家們,施一公院士,顏寧教授,柳振峰研究員等等,并談笑到,“中國結構生物學的發(fā)展呈‘遍地開花’式形勢,成果頗豐”。
蛋白質科學的研究到底有什么意義呢?饒院士以自己的研究方向為例向大家闡釋了這個問題。饒院士長期從事與新發(fā)、再發(fā)傳染病病原體相關的蛋白質結構、功能以及創(chuàng)新藥物的研究,研究的載體主要是各式各樣的致病病毒,如載卡病毒(ZIKV),甲肝病毒(HAV),埃博拉病毒(EBOV)等等?!叭绻覀冎啦《镜慕Y構,就知道它生活過程中起作用的關鍵部位信息,我們針對關鍵部位設計藥物,抑制其過程發(fā)生,就可以抑制病毒的生長?!?饒院士介紹到,并深入淺出地以手足口病病毒EV71為例,講述了EV71生活周期中脫衣殼過程,該過程由病毒特殊口袋釋放“口袋因子”而促發(fā)。根據(jù)病毒口袋設計“口袋因子”衍生物 Gpp3和TJAB1099 能夠很好地結合在特殊口袋內,抑制病毒脫衣殼的發(fā)生。蛋白質科學研究能夠很好地為新的藥物設計提供靶點,從而為疾病治療提供幫助。
隨著饒院士幻燈片放映出與恩師梁棟材先生的合照,報告接近尾聲,現(xiàn)場進入提問和討論環(huán)節(jié)。主持人王學路老師提問:“冷凍電鏡技術如此強大,但目前操作還很繁雜,有沒有可能讓冷凍電鏡技術像操作共聚焦顯微鏡一樣簡便?”饒院士回答到:“電鏡功能雖強大,但還在飛速發(fā)展中,例如將光電技術用于電鏡成像,到時候就有可能實現(xiàn)你的這個想法。”同是做結構生物學研究的殷平老師提問:“基于結構設計藥物是做結構人的夢想,請問饒院士是如何準確地設計有功能的藥物分子?”饒院士回答道:“聯(lián)合生物信息學家,化學家和生物學家,通過三方面科學家不斷地討論,計算和修正,才能設計出高效的藥物”?,F(xiàn)場還有來自生科院的羅杰老師,張德林博士后,研究生薛緣,來自動科院的彭貴青老師等提出問題和饒院士共同討論。
?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