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喝的酒怎么來的?”、“豆腐是怎樣變成腐乳的?”來自我校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的陳大松老師為小學生們帶來了題為“大自然的魔法——微生物”的科普講座。當陳大松展示光學顯微鏡下一個繡花針針尖上的大腸桿菌的圖片時,小學生們非常好奇,紛紛猜測,“這是冰淇淋!”“這是橡皮擦!” 孩子們天真的回答讓老師們忍俊不禁。隨后,陳大松用“孢子”這一詞揭曉了“圖中微生物是怎樣繁殖的?”這一問題的答案時,臺下的小學生們又紛紛想到了吃的“包子”,這讓整個報告廳充滿了歡笑聲。
緊接著,陳大松運用生活中顯而易見的現(xiàn)象講解了微生物的尺寸、形態(tài)等知識,并講解了我們的生活與微生物關系。講座的最后,陳大松向孩子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微生物有利有弊,我們要做的就是揚長避短,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們加入生命科學的探索之路。
講座結束后,小學生們回到各自的教室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時,迎接他們的又是一批“新老師”——科普協(xié)會的志愿者與走進微觀世界的“鑰匙”——顯微鏡。在志愿者的講解下,小朋友們先后觀察了水塘里的藻類、草履蟲和饅頭上長的霉菌。
? “草履蟲是怎么活動的?”、“這個盒子(培養(yǎng)皿)里面裝的是什么?”五年級四班的同學們圍在志愿者身旁聽著他們解答。石騏瑞拿出筆和紙邊做記錄邊為后面還在排隊而沒有觀察到顯微鏡的同學們描繪自己所觀察到的神奇世界。
活動結束后,擔任此次活動的志愿者、來自動醫(yī)1703班的陳思婷說道:“這次活動為孩子們在心中埋下了一顆‘科學家’的萌芽種子,這讓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特別有意義。”
小目鏡,大世界。神奇的顯微鏡搭建起了我??破栈嘏c育才行知小學的交流合作的橋梁。據(jù)悉,后期雙方還將就育才行知小學空中生態(tài)園建設、生物學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陳大松進行科普講座
為同學們調試顯微鏡進行觀察
同學們對顯微鏡下的微生物充滿了好奇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