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武大新聞網(wǎng))編者按:在學子畢業(yè)之際,中國科學學院院士、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張俐娜應邀作了以“愛心與責任”為主題的專題講演。張俐娜以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勉勵學生,寄語學生做人與做科研都離不開“四心”(愛心、好奇心、信心和責任心)和“四種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團隊精神、奉獻精神、鍥而不舍的精神)。以下內(nèi)容為演講摘錄,經(jīng)本人審閱并授權發(fā)表。
我出生在一個非常溫馨和睦的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很重視對子女的教育,為我的成長播下了愛的種子。從小到大,我的父母都教育我要愛國、愛校、愛學習、愛科學、愛家庭。而且結婚后,我與先生杜予民教授一路相互扶持、鶼鰈情深。因為有愛的支持,我學會以真情對待他人,用愛面對生活與事業(yè)。我相信,人有了愛心才能走得更好,愛心能夠使人獲得更卓越的成績。愛可以產(chǎn)生激情,我對教育和科研的熱愛之心讓我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教學與科學研究,讓我年逾七旬時仍堅持給本科生上課,認真負責地指導研究生科研以及逐字逐句地修改他們的論文。
我認為好奇心能激發(fā)創(chuàng)新,可以成就重大發(fā)明。我們需要走別人未走過的路,要敢于走布滿荊棘的崎嶇小路并努力攀登高峰。同時要要多想多問,多問為什么。而面對問題要有信心,認準目標就不能退縮,勇于探索、義無反顧往前走。
做科研尤其需要四種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團隊精神、奉獻精神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就是需要我們有獨到見解,不盲目跟風。每個人都要有團隊精神,要善于和他人合作,為整個團隊著想。作為社會或是團隊中的一員,我們要樂于奉獻,學會寬容和忍讓,吃虧是福、分享是樂。面對未知的困難,我們要鍥而不舍、努力克服、不言放棄。
工作后我學到的第一課就是,“眼淚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青年人一定要用心做事、誠信做人,遇事不要抱怨,要努力創(chuàng)造工作條件,不走捷徑,腳踏實地攀登科學高峰。我始終堅信,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比如,大家可能看到我在國際交流中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殊不知我的英語和日語都是克服困難自學的。
一路走來,我最深刻的人生感悟是“天道酬勤”。沒有人的成功是靠運氣得來的,榮譽背后有不少辛酸苦楚。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捷徑,我們應當腳踏實地努力攀登,沒有條件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完成我們的事業(yè)。
近年,我在研究中開創(chuàng)了難溶性大分子的新技術,打開了一條構建生物質基新材料的嶄新途徑。但我不止于基礎研究,我正在通過跨學科交叉合作將自己的科研成果更上一層樓,并且進行轉化。我們已在紡織、生物醫(yī)用、光電儲能和水處理等多個領域研究出一系列環(huán)境友好材料,預計這些新材料可以推動中國綠色能源發(fā)展,我希望能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我也希望各位青年人時刻牢記肩上的責任和義務,要牢記凡事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對國家的責任。
由于我在纖維素和可再生資源領域的突出貢獻,2012年,我獲得了國際纖維素與可再生資源材料領域的最高獎——安塞姆·佩恩獎,也是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位中國學者。同時我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近年我們在國際交流中,我愈加感受到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正在日益增大,中國人的學術研究越來越被國際認可。因此,青年人更應該樹立起自信心,一定要自信自強,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
(文字整理:徐冶瓊、鐘瑩、韓甲?編輯:陳麗霞)
?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nèi)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