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全性院士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轉(zhuǎn)自武大新聞網(wǎng))(記者陳麗霞)中國共產(chǎn)黨優(yōu)秀黨員、著名化學家、教育家、我國現(xiàn)代電化學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查全性先生因病醫(yī)治無效,于北京時間2019年8月1日5時8分在武漢逝世,享年95歲。查全性院士遺體告別儀式5日在武昌殯儀館舉行。
查全性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國科學院對查全性院士的去世表示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查全性院士去世表示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并敬獻花圈。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對查全性院士去世表示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吳官正,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主席俞正聲對查全性院士去世表示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并敬獻花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對查全性院士去世表示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陳希對查全性院士去世表示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并敬獻花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對查全性院士去世表示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國務院秘書長、機關黨組書記肖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對查全性院士去世表示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并敬獻花圈。
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領導,湖北省、武漢市有關領導,武漢大學和相關高校領導在查全性病重期間前往探望,或逝世后前往吊唁,或發(fā)來唁電唁函,或敬獻花籃、花圈,以不同方式對查全性去世表示哀悼。他們是: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孫志軍,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主任蔣超良,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校工委書記王艷玲,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省委辦公廳主任梁偉年,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原教育部黨組成員顧海良,原湖北省副省長王少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中南大學校長田紅旗,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張清杰,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外事司司長馬黎,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蔣昌忠,北京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黃泰巖,北京化工大學黨委書記袁自煌、校長譚天偉,湖北大學校長謝紅星,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韓進、校長竇賢康等全體校領導。
發(fā)來唁函唁電、敬獻花籃花圈、前往吊唁、慰問家屬的單位和個人還有:國家教育部,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工作局、化學部,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北省委辦公廳、湖北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協(xié)湖北省委員會辦公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院士專家聯(lián)絡服務中心,中共武漢市委辦公廳、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武漢市院士咨詢服務中心,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三十多所大學及相關學院,中科院化學研究所、中科院武漢分院、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湖北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等相關協(xié)會,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企業(yè),院士(以姓氏筆畫排序):于吉紅、萬惠霖、田中群、田昭武、馮守華、朱道本、劉忠范、衣寶廉、孫世剛、吳鋒、汪爾康、沈家驄、張啟發(fā)、張乾二、陳軍、鄭蘭蓀、趙玉芬、徐如人、黃本立、董紹俊。
武漢大學李德仁、劉經(jīng)南、張祖勛、張俐娜、龔健雅、舒紅兵、李建成、朱玉賢、夏軍等院士,彭斐章、陶德麟、胡德坤、馬費成等人文社科資深教授,全體校領導,學校老領導劉道玉、齊民友、侯杰昌、李健、駱郁廷,中共武漢大學委員會、武漢大學及各職能部門和學院(系)等單位、校友也以不同形式對查全性的逝世表示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并敬獻花圈。
5日上午,武昌殯儀館天元廳內(nèi)莊嚴肅穆、哀樂低回,查全性先生的遺體靜臥于花叢中,鮮紅的黨旗覆于胸前。花圈和挽聯(lián)布滿了大廳四周,鮮花圍繞的正面墻中央懸掛著查全性先生的照片,兩側是“建言高考先聲改革盼唯才是舉 奠基電化教澤長存喜薪火相傳”的挽聯(lián)。韓進、竇賢康等全體在校的校領導,老領導劉道玉、劉書穩(wěn),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人文社科資深教授胡德坤以及武漢市科協(xié)、武漢市院士中心、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單位相關領導,校內(nèi)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系)負責人,師生代表,查全性的親屬、生前友好及學生等參加了告別儀式。
上午8時30分,查全性院士遺體告別儀式正式舉行。儀式由韓進主持,竇賢康介紹了查全性生平。大家在默哀之后,一一向先生鞠躬送別。
查全性先生1925年4月11日出生于江蘇南京,祖籍安徽涇縣。1939年至1942年在上海大同大學附中高中部學習,1947年從上海大同大學轉(zhuǎn)學進入武漢大學化學系,1949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50年畢業(yè)留校任助教,1956年任講師;1957至1959年赴蘇聯(lián)莫斯科大學電化學研究所進修,在國際著名電化學家、前蘇聯(lián)科學院院士A. H. Frumkin(弗魯姆金)指導下從事電化學研究。1962年被評為副教授,1978年晉升為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委員(院士)。1979-1984年期間曾擔任武漢大學化學系系主任,2018年12月光榮離休。
查全性先生曾先后擔任過《化學學報》《高等化學學報》和《物理化學學報》等多個學術期刊編委,中國化學會期刊《電化學》副主編,國際電化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顧問編委,俄羅斯電化學期刊Russian 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顧問編委等。主要學術著作有《電極過程動力學導論》《化學電源選論》等。查全性先生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二屆常務理事。
查全性先生是我國著名的電化學家,畢生從事電化學相關的科研和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查全性先生從蘇聯(lián)進修回國,在條件十分艱苦的環(huán)境下,克服重重困難,以極大的熱情開始了他在武漢大學的電化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工作,使武漢大學成為當時全國現(xiàn)代電化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其研究領域包括“電極/溶液”界面上的吸附、多孔電極極化理論、電化學催化與光電化學催化、粉末微電極、多種電化學材料,及其在化學電源、金屬表面處理與防腐、電化學分析與傳感器方面的應用等。
查全性先生早年致力于對陰、陽離子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物質(zhì)在電極表面上的吸附過程及其對電極反應過程影響的系統(tǒng)研究。他所總結出的有關規(guī)律對于選擇電鍍添加劑和電池緩蝕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在對氣體擴散電極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查全性先生科研團隊根據(jù)國家急需研制出了200W間接氨空氣燃料電池系統(tǒng)和軍工鋅-空氣電池。1978年,查全性先生榮獲全國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查全性先生主要從事光電化學催化、高比能鋰電池及生物酶電極研究,他創(chuàng)建了適用于研究粉末材料電化學性質(zhì)的粉末微電極方法?;谒诒砻婊钚詣┪揭?guī)律、光電化學和電催化等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查全性先生于1987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即便是在耄耋之年,查全性先生依然奮戰(zhàn)在科學研究的第一線,并在其八十歲之際出版了他在化學電源研究領域的重要論著《化學電源選論》。查全性先生在科研中特別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他所從事的基礎理論研究課題大多源自電化學實踐,而在進行應用研究時,他總是力求把對問題的認識提升到理論高度。查全性先生在電化學領域的卓越貢獻深為國內(nèi)外同行所稱道,為我國電化學研究事業(yè)做出了重大貢獻。
查全性先生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家,他十分重視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工作。他長期擔任物理化學及電極過程動力學課程的講授,他的課堂深受學生歡迎。根據(jù)他多年教學經(jīng)驗編著的《電極過程動力學導論》先后七次印刷,發(fā)行數(shù)量達一萬五千余冊,被公認為是我國電化學界影響最廣的學術著作,是該學科領域被采用得最廣泛的研究生教材之一。在數(shù)十載的教書育人生涯中,查全性先生始終要求學生一定要立足世界科技前沿,做出具有原創(chuàng)意義的科學研究成果。他還特別注重國際交流,鼓勵、積極選送研究生和教學科研人員出國深造、訪問交流。他勤奮工作而淡泊名利,數(shù)十年來,他的研究成果大多都毫無保留地留給了后學者。他對學生傾注了慈父般的關懷之情,半個多世紀以來,在查全性先生主導下的武大電化學團隊為國家培養(yǎng)了數(shù)以千計的電化學優(yōu)秀人才,如今弟子中不少已經(jīng)是我國電化學領域的行業(yè)精英和科研中堅,可謂桃李滿天下。
改革開放以來,查全性先生積極參與或建言獻策,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改革和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77年8月在鄧小平同志主導召開的全國科學與教育工作座談會上,查全性先生率先建言,力主改革高校招生錄取制度,并建議當年恢復高考。停止了十一年之久的高考選拔制度終于在當年冬季得以恢復,查全性先生為中國高等教育重回春天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在科教興國的感召下,查全性先生曾積極推動通過世行貸款項目為重點大學購置先進的科研儀器設備,他本人曾作為世行中國大學發(fā)展計劃專家組成員在國內(nèi)外做了大量工作。此外,查全性先生還積極倡導恢復研究生制度、建立學位制度和科學基金等,對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由于查全性先生對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積極貢獻和影響,他于2009年入選了“改革開放三十年,影響湖北三十人”。
查全性先生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電化學教育和研究領域辛勤耕耘數(shù)十載,不斷開拓,銳意進取,樂于奉獻,追求卓越,為武漢大學化學學科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把畢生奉獻給了我國的科技和高教事業(yè),為我國化學學科特別是電化學的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潛心學問,嚴謹治學,甘當人梯,扶持后學,他對事業(yè)執(zhí)著追求和甘于奉獻的精神,體現(xiàn)了一位模范共產(chǎn)黨員的優(yōu)秀品格,展現(xiàn)了一代優(yōu)秀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風貌。
查全性先生的一生,是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利益無限忠誠的一生,是為我國化學研究和電化學事業(yè)嘔心瀝血的一生,是為國家高等教育和武漢大學發(fā)展無私奉獻的一生。查全性先生的逝世是武漢大學的巨大損失,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界和科學界的重大損失。我們一定要學習、繼承和發(fā)揚好查全性先生為人為學的優(yōu)秀品格與崇高精神,為把武漢大學早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攝影:周曼莉 ?編輯:伍軒)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nèi)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