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MOF催化性能的關鍵因素:活性中心之間的距離
——《德國應用化學》刊登鄧鶴翔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國際權威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ngew)在線發(fā)表了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鄧鶴翔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工作探究了金屬有機框架MOF催化性能的關鍵因素,揭示了催化活性中心之間的距離與轉化率之間的定性和定量關系,并實現(xiàn)室溫高效光催化氮雜環(huán)化合物去氫反應。
在化學反應中,催化活性位點的空間分布對于催化劑整體的活性有重要影響。無機催化劑的設計合成通常會圍繞材料的形貌、顆粒的大小、孔隙率、比表面積、孔的幾何特征、活性位點的密度等方面討論其對于催化反應活性的影響,這些影響因素都至關重要,但也較為紛繁復雜,成為催化劑結構設計的壁壘。此項研究嘗試將紛繁的影響因素歸一到距離這一基本物理指標上,研究活性位點之間的距離對催化性能的影響。研究者利用金屬有機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簡稱MOF)的結構高度有序和組分結構精確可調的特性,以基于相同活性有機配體構筑的六種不同的MOF為對象,在涉及多步反應的光催化體系中,系統(tǒng)的探究了活性中心在MOF晶態(tài)結構中的微觀距離對其宏觀催化性能的影響。揭示了光催化反應活性(turnover frequency, TOF)隨活性中心之間的距離(inter active site distance)減小而增加的規(guī)律,并建立合理的公式定量描述其具體關系。通過在某些特定的晶體結構的位點上的制造缺位的方法,研究者進一步設計合成了一系列的Jenga MOF,發(fā)現(xiàn)了使其催化活性超越“距離—性能”線性關系的方法。這些探索和發(fā)現(xiàn)為無機催化劑的設計合成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選擇。
此外,利用卟啉基化合物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了其具有在室溫下利用可見光催化非受體參與的有機物放氫反應(Acceptorless Dehydrogenation)的性能,而之前的催化劑大多需要在高溫下(大于120攝氏度)才有活性;MOF作為異相催化劑催化液態(tài)有機儲氫材料(liquid organic hydrogen carrier, LOHC)的氫氣釋放,其優(yōu)點是利用可見光而不需要提供額外的熱源,有助于減少車載LOHC的供氫環(huán)節(jié)中的能量損耗,具有一定的商業(yè)價值。
論文題目為“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distance between active sites in efficient photocatalysis”。通訊作者鄧鶴翔為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第一作者為2017級博士宮煊和2017級碩士舒于飛。該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和武漢大學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的資助,武漢大學大型儀器共享平臺以及武漢大學測試中心的支持。課題組網(wǎng)站:http://hdeng.whu.edu.cn/。
?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nèi)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